新闻动态
你的位置:电竞买外围用什么软件 > 新闻动态 > 第一次喝白茶,什么价位的合适?10元、100元,还是1000元?
第一次喝白茶,什么价位的合适?10元、100元,还是1000元?

发布日期:2025-10-08 19:31    点击次数:165

图片

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

丨首发于头条号:小陈茶事

丨作者:村姑陈

《1》

最近天气不热,出门的次数也多了些。

选一家常去的茶馆,不一定要坐包厢,挑个靠窗的位置,看着街上车来车往,也算偷得半日清净。

自己去茶馆,便是闹中取静,即便周围的陌生茶客已经压低了嗓门闲聊,只言片语也会如背景音一般,断断续续飘进耳朵里。

余光中,一男一女对坐着,喝的茶看汤色是红茶。

男人应该是老茶客了,时不时端起茶杯抿一口,而后侃侃而谈。

女方大抵不常喝茶,听着男人的独角戏,时而点头附和。

图片

在自己擅长的领域,表现欲旺盛一些,是人之常情。

但村姑陈没有听墙角的爱好,只将其当作背景音,抛之脑后。

正捧着温热的茶杯出神时,男人带着几分激动的声音传进耳中。

“初学者喝茶,最大的错误就是喝便宜茶!”

话音落,周围短暂安静了一会,又恢复如常。

这番言论不难理解,也的确有一定的道理,新手入门,不建议买太便宜的茶。

图片

《2》

为什么这么说?

因为一个人人都懂的道理——一分钱,一分货。

那些价格低到离谱的茶,品质也高不到哪去。

电商平台里一抓一大把的“福利茶”,基本都是9块9、19块9包邮的价格。

低价背后,是劣质的原料,是粗糙的工艺,是毫不上心的储存和包装。

这些茶叶的原料,基本都是一些粗老茶青和边角料,内质稀薄、口感粗糙。

为了掩盖劣质原料的先天不足,无良商家们基本都会用上一些“特殊手段”。

比如,在宣传上做点文章,明明是外地的粗老茶,却要打上“特级”的标签。

或是加点人工香精,伪造出浓烈虚假的香气,专骗新手小白。

甚至买到渥堆出来的做旧茶,也不是没有可能。

图片

新手初入茶圈,还没建立起清晰的认知,如果长期流连在这些劣质茶中,危害很大。

一方面,容易对茶叶的风味产生误解。

若是内心满怀期待,却喝到了浓烈煞口、或者寡淡如水的茶汤,难免会对后续的品饮道路失去信心。

另一方面,对待好茶的标准容易被扭曲。

喝惯了香精茶那种简单粗暴的工业香,反而会觉得天然清雅的茶香“没味道”。

喝惯了粗老茶浓酽苦涩的滋味,再遇到真正层次丰富的好茶,也品不出什么滋味来了。

到头来,错把刺鼻当高香、把苦涩当醇厚,烂茶反倒成了好茶。

新手喝茶,要远离廉价茶、劣质茶,宁愿少喝,也不喝烂茶。

图片

《3》

不过,“初学者最大的错误就是喝便宜茶”这样的说法,其实也有些偏颇。

“便宜”二字,并非完全与“劣质”相当。

不是只有斤价上千的名优茶才算好茶,市面上其实存在着许多高性价比的口粮茶。

老茶客家中,也不全是金骏眉、白毫银针。日常喝茶,多数人喝茶也都以“实惠”为准。

常见的红茶、白茶中,从来不乏价格亲民的品类,它们同样能让人实实在在地喝到茶叶的本味。

图片

对新手而言,“贵”未必就是最佳选择。

新手喝茶,往往面临着两道门槛,一是冲泡经验不足,二是品鉴能力不强。

没把握好冲泡时的器具选择、注水手法、出汤时间等等要素,再好的茶也可能被泡得苦涩难咽。

面对牛栏坑肉桂的辛香、福鼎白毫银针的鲜爽,没有一定的品饮经验,也不一定能品出其中的价值。

最后花了高价,反而喝出了“不过如此”的感觉,不仅白白浪费了好茶,也容易产生挫败感。

图片

《4》

那么,新手究竟该如何迈出第一步?

新手买茶,不必一上来就追逐动辄上千上万的名优茶,可以先从容易喝懂、价格也不贵的茶类入手。

白茶中的秋寿眉,堪称“新手村向导”。

对新手来说,它的优势在一众茶类中尤其突出。

秋寿眉的采摘时间几乎覆盖一整个秋茶季,相比白毫银针和白牡丹,它的产量要高出不少。

产量大,也使得它的价格更加亲民,多数人都能轻松入手。

图片

秋寿眉虽然粗枝大叶,看起来没那么精致,但在经历了昼夜温差和充分的光照后,它的果胶和可溶性糖含量十分可观,茶多酚和咖啡碱等刺激性物质反而不多。

得益于此,秋寿眉冲泡之后,甜花香馥郁奔放,汤感顺滑饱满,入口清甜,新手很容易喝懂。

不仅如此,秋寿眉对冲泡手法的要求也相对宽容。

秋寿眉表面厚厚的蜡质层,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内质的析出,即便新手还做不到快速出汤,也不用担心坐杯之后茶汤过分浓苦。

从秋寿眉开始喝,在保证自身品饮体验的同时,也能快速建立起信心和兴趣。

图片

《5》

茶叶种类繁杂,对新手来说,茶叶市场像个万花筒。

不小心入手了品质不好的茶,不是新手的错。

但明知茶叶品质不佳,却依然为了小便宜,迷失在劣质茶的混沌中,才是真正的不该。

喝那些廉价的劣质茶,伤身又伤心,实在没有必要。

茶道漫漫,不必急于求成。

静下心来,从一杯干净、适口的茶开始喝起,才是新手该走的路。

原创不易,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,请帮忙点个赞。

关注【小陈茶事】,了解更多白茶,岩茶的知识!

小陈茶事村姑陈,专栏写手,茶行业原创新媒体“小陈茶事”主笔,已出版白茶专著《白茶品鉴手记》,2016年-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上一篇:临床检验项目分级管理制度,附电子版

下一篇:没有了